当前位置:天津市特美特窗业有限公司时尚树人有道!重庆工程学院专业教师“筑梦新时代 争做四有好老师”系列报道②李波:“波波老师” 有点“犟”
树人有道!重庆工程学院专业教师“筑梦新时代 争做四有好老师”系列报道②李波:“波波老师” 有点“犟”
2022-05-22

编者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大学》里的名言,简明而生动地展示了何谓“大学之道”。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主人公,大学教师的一言一行,至关重要。

重庆工程学院教师,以道德素质为立身之本,以专业素质为成事之基,以务实心态为筑业之根。该系列报道讲述了重庆工程学院多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故事。树人有道,润物无声,请跟随记者一起走进他们的教育世界,探索“粉笔无言写春秋”的光辉岁月。

李波工作照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6日13时40分讯(赵桂凯 韦燕)罗曼.罗兰曾说过,如果这世上唯有一个真理的话,那便是忠于人生并且热爱人生。

“人生有千万种可能,选择哪一种都是最好的安排。”2004年,刚从西华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的李波,在那个计算机网络还并不盛行的年代,带着一腔热血,一个皮箱,只身一人坐上了从四川开往重庆的火车。

这一年他23岁,热血十足,有着和所有这个年纪有关的青春与梦。

但与20出头迷惘的年轻人不同,这个来自四川南充一个小乡村,土生土长的“川汉子”却有着一个异常坚定的想法,去“教书”。

父亲是一名中学乡村数学教师,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熏陶,又或许是理科生的“直肠思维”,让李波坚定着自己的“教书梦”。出于对计算机专业的喜爱,李波的第一份工作便落地在重庆工程学院,这所以工学为主,软件、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工科院校,成为了他梦想的起点。

从教15年,已经是重庆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系主任的李波,依然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波波老师”。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华中及西南赛区合照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转行”物联网工程 用“导师工作组”打破教育僵局

从案例引导到情景化教学,从课上教授到竞赛指导,从教师到课程督导,从电子信息到物联网工程,从专业思路梳理到专业建设成效突出……一直以来,李波都怀抱一份求知探索的精神,深耕专业建设;直面挑战,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激情。

无论是对教学还是科研,李波始终以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犟”劲儿和专业死磕到底,求新求变是他一贯的态度。

2014年,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应运而生。李波敏锐地察觉到,物联网很可能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转型升级的阶梯与跳板,在应用市场上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意识到,机会来了!

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李波便急冲冲地奔向学校,申请负责该项目的建设。经过一年多的专业建设思路梳理后,李波发现物联网工程专业要想在学校建设好,难度很大。

“如何让专业与市场需求挂钩?怎样转变旧有的电子信息专业建设思路,创造出新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怎样解决第一批学生的就业?”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李波一连几天都睡不着,在办公室上网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并实地走访兄弟院校沟通交流,组织专业教师形成讨论组。

“那段时间,从“工业4.0”“智能交通” “智慧医疗”“智慧健康”,再到具体行业和技术,团队围绕专业建设进行深入讨论。”在讨论中,教师们不断涌现出的新理念,也让李波意识到专业建设并不仅是靠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团队协作、齐心协力才是出口。

历时半年的总结与调查,团队最终决定以“技术”切入细分市场领域市场,培养物联网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该思想的引导下,李波与专业教师讨论后决定成立一个以教授、博士、企业高管为核心的导师工作组。“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让师生共同参与,形成‘老带新’的传承机制。使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形成‘以赛促教,以练促改’的局面。”

如今,学生的作品不仅可以直接放入市场,还可以申请专利,自主创业。其中,专业2018届学生在导师工作组的指导下,已成功创办7家科技公司,孵化项目8项进入了商业应用。

深究专业前行方向 打造“三能四维”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的快速发挥,让李波暂时“把心放在了肚子里”。时间一长,他又开始“纠结”。

“怎样让学生专业应用水平不断上升,提高就业率,增强师资力量?”他一直思考,专业下一步的方向到底在哪?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波打探到“北京物联网研究会-物联网人才培养众创联盟”这个众创机构,发现其众创理念正与自身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不谋而合。李波立马坐不住了,一拍桌子“走,上北京!”

当年8月,李波一行来到北京物联网研究会-物联网人才培养众创联盟,亲自向物联网办学专家请教物联网办学的思想。并与机构负责人王志良教授取得联系。“重庆工程学院是我见过最真诚最有思想的团队,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必将越来越有前景!”王志良被李波一行人的执着精神打动,最终双方达成了加盟指导的共识。

经过不断探索,李波团队在综合多方经验之后,最终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三能四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李波介绍,三能力即“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三条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主线,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框架;四维度“学、练、赛、用”即教育教学、实践训练、学生大赛、工程应用四个方面,确定人才培养的多个维度。

借助此模式,在培育学生的过程当中,李波以学校“互联网+云教育模式”改革为载体,在系部大力推进翻转课堂。同时主抓“实验教学平台、实习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三个平台建设,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李波便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物联网专业竞赛。

近年来,专业学生获得各类竞赛奖励12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重庆市及西南赛区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分获国家级铜奖1项、重庆市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

对于物联网前景,李波自信地表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带动物联网行业的全新应用生态,物联网专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