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津市特美特窗业有限公司旅游喜马拉雅ACT雪山徒步攻略
喜马拉雅ACT雪山徒步攻略
2023-02-05

有没有对喜马拉雅山有兴趣的小伙伴,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关于喜马拉雅山的徒步攻略,大家在去徒步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一片攻略,一起去看看吧。

CT徒步难点

作为一条非常成熟的线路,ACT在生活设施、后勤保障等方面并不存在太多问题,总体条件要好于昆布珠峰地区,尤其是翻过托隆拉垭口、进入卡利甘达基河谷(Kali Gandaki Gorge)后的后半程,许多客栈的住宿条件、伙食标准已经可以用豪华来形容,前半段的马斯扬迪河谷(Marsyangdi River Valley)段则相对差一些,可也完全能够接受。

这要归功于公路的通车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成本。

所以,ACT的难度并不在于客观物质条件上,而只存在于两个主观因素。

其一,与EBC的平均海拔极高、但平均到每天的爬升和下降却并不太多不同,ACT的整体地形突出值(P值)很高、强度会非常集中地体现在行程的某几天内,若要走完整的托隆拉+布恩山,则将面对短时间内连续2次海拔接近2000米的直线爬升和下降,各位可以从下列的高度变化表中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其二,就是在漫长的2周左右、每天的粗茶淡饭、跋山涉水之间,能否将身体状态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准,这是能否顺利走完行程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基于目前便利的交通条件,若是感觉体力不支,可以从两个高点之外的大多数地方迅速坐车撤离,并不会对人的健康或安全造成实质性威胁。

ABC/EBC/ACT 三线难度对照

以上图标显示的是笔者三次尼泊尔中长线徒步的实际完成数据,不过这三条线的特点和难度侧重点有很大区别,冷冰冰的数据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也难以做简单的横向对比,以下会对各条线路的特点的难点做简单介绍。

ABC的特点在于不需要考虑高海拔适应性,持续时间不长,并不会触及大多数人的极限。目前公路已经修到海拔1500米左右的村落,可以减少20km左右的路程。行程难度仅仅集中在前往大本营、以及从大本营下撤的两天之内,以及跨越乔姆隆河谷(Chhomrong Khola Valley)时的大段台阶路。

若遇到降雪周期,则将会面临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的雪地跋涉,难度较之正常情况会有大幅度的上升。

EBC则是三条线里持续时间最长、平均海拔最高的,对参与者的海拔适应性、体力耐力有基本的下限要求。不过除此之外,除非是充军式赶路走法,或是选择垭口连穿,若是正常安排行程,那么并没有哪一天或哪一段的强度会特别高,三大观景点的绝对海拔惊人,但地形突出并不明显,全程中没有一天之内超过1000米的上升。

整个徒步区域均不通车,以软硬度适中的土路、草甸为主,路面条件是三条线中最好的,降雪周期对难度的提升也没有其他两条线那么明显。

ACT的难度则比较隐蔽,它的路面条件是三条线中最差的,无论是大段坚硬的吉普车道、托隆拉至穆克提那漫长的下坡、还是布恩山的台阶路,都会对膝盖产生巨大损耗,由于整体线路海拔落差大,参与者会面临强度非常集中的爬升和下降,如果遭遇降雪周期后的托隆拉,那么翻越垭口的过程会非常艰苦。

若是希望完全靠徒步走完完整的托隆拉+布恩山,官方给出的数据是220公里/90小时合18天,不过目前已经很少有人会那么做了。

冬季ACT天气状况

另一个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天气,尽管冬季的气候相对比较稳定,而且ACT的主要路径马斯扬迪河谷和卡利甘达基河谷,是尼泊尔降水量最小的区域,但仍要注意冬季突如其来的天气突变,切忌抱有侥幸心理。笔者连续4年在冬季前往喜马拉雅南坡徒步,每一次都遇到了天气突变带来的大风和降雪。

虽然冬季的恶劣天气会大量消耗空气中的水分、带来极佳的通透度和观景效果,而且并不会持续太久(通常是一昼夜),但是在持续过程中,自然环境会急剧变得非常不友好,低温下的体温流逝、大雪带来的能见度不足、冰雪掩盖了路径,都会在短时间内取代或许仅仅是数分钟前的风和日丽。

若此时旅行者出现在不合适的地点(例如高海拔的野外),那么很有可能将会陷入困境。

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万物皆如草芥,它要你的命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在喜马拉雅地区徒步的经验越多,就会越认同这一点。对于旅行者来说,能做的准备工作有两项,第一是根据天气预报安排行程,并留出机动时间的余地,第二是尽可能准备自己负担得起的最好的装备,以降低自身不必要的消耗。

天气预报:darksky.net

大名鼎鼎的托隆拉垭口(Thorung La,5416)是ACT的最高点、也是唯一一个超过5000米的点,它位于雅卡瓦康(Yakawa Kang,6482)与托隆日(Thorung Ri,6201)之间的巨大鞍部,是世界上最为宽敞的垭口之一,在一般的概念中只有翻过了托隆拉,才能算是走过了ACT。

有不少攻略说托隆拉在冬季无法翻越,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笔者此行在天气突变后50cm以上的积雪、以及垭口附近8级以上的大风下,依然顺利走了过去,前后几天内成功翻越垭口的少说也有50人以上,这可以算是常规状态下难度颇高的托隆拉形态了,但也并不能构成太多阻碍。

由此可以下结论说,只要不是2014年10月那种10年不遇的强暴风雪,在旱季(10月至次年5月)的任何时间点翻越托隆拉,除了旅行者自身的能力之外,并没有显见的困难。比较合理的做法,除了按照天气预报规划行程外,是预留1-2天的机动时间,以便在遇到降雪周期时原地休息,等待天气转好后再行攀登。

有些旅行者会在半夜2-3点钟起床,从冲锋营地(High Camp,4833)出发翻越垭口,这其实并不明智,因为冬季夜晚的严寒很可能使装备不那么完备的你面临冻伤的可能。从冲锋营地到垭口,无积雪期大约2-2.5小时,可在5点出发;积雪期耗时几乎翻倍,可于4点出发。

需要这么早出发的理由在于,据说日出后垭口附近(大约海拔5000米以上)会刮起强风,亲身体验之下所言非虚,笔者从未见过如此刚猛至极的劲风,以至于摘下手套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手指就几乎感觉失去知觉。因此无论在哪个季节挑战垭口,防寒防风的装备都是不可或缺。

如果不考虑垭口本身的技术难度,对于普通旅行者而言,翻越5000米级垭口,并不是看垭口的海拔有多高,而是看后勤保障,也就是看垭口两侧是否有供你步步为营的根据地,这其实就是喜马拉雅登山法在普通人中的应用。两侧村落、营地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路线和耗时的长短,就是这个垭口的难度。

托隆拉虽然在绝对海拔上超过了喜马拉雅地区的很多同类垭口,但是它两侧能提供完善后勤保障的营地——冲锋营地(High Camp,4833)与查拉布(Charabu,4230)之间的行走距离只有5-6小时。

哪怕在冬季查拉布关闭、继续走到穆克提那(Muktinath,3760)也只是7-8小时,如果没有积雪,这个时间还能缩短,因此在同等条件下,托隆拉可列为大喜马拉雅徒步小径(Great Himalaya Trail,GHT)上难度最低的垭口,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翻不过去是没有道理的。

(当看到海拔6201米的托隆日时,离垭口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

*大喜马拉雅小径(GHT)10大5000级垭口(由东向西)

兰巴森巴垭口(Lumbasumba Pass,5177),连接干城章嘉保护区与马卡鲁-巴润国家公园

阿普拉普查拉(Amphulaptsa La,5845),连接马卡鲁-巴润国家公园与昆布珠峰地区

空玛拉垭口(Kongma La Pass,5535),连接因贾河谷与罗布切河谷

措拉垭口(Chola Pass,5420),连接罗布切河谷与格重巴冰川谷

仁左拉垭口(Renjo La,5418),连接格重巴冰川谷与波特科西河谷

特西.拉普切(Trasi Laptsa,5755),连接昆布珠峰地区与洛尔沃林地区

麦拉察钦垭口(Mailachachin Pass,5353)连接吉隆沟与霞尔河谷

拉克亚垭口(Larkya La,5106),连接布里甘达基河谷与杜德河谷

托隆拉垭口(Thorung La Pass,5416),连接马斯扬迪河谷与卡利甘达基河谷

琼本拉垭口(Jungben La,5550),连接安纳布尔纳保护区与上多尔波地区

Side Trip 支线探索

ACT沿途会经过非常广大的区域,由此可衍生出大量的支线副本(Side Trip),有些支线是由主线(Main Trail)演变而来,距离并不遥远,相当于选择不同路径。有些则完全独立于主线,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探索。

在此笔者会简单介绍一下主要支线的情况,这些支线可以在当地购买的任何一种版本的地图上找到具体的轨迹。实际走支线最突出的问题并非是寻找路线,而是真的到了那时,你是否还有体力去走。

1、纳尔-普岗支线(Naar Phugoan Side Trip)

在察梅(Chame,2670)之前的检查站(Check Point)科托(Koto,2600),会遇到一条向北的支线,沿着纳尔河(Naar Khola)深入达莫达山脉的深处,探索纳尔(Naar,4110)普岗(Phugoan,4080)两个村落,再通过康拉垭口(Kang La,5306)回到主线处的纳瓦尔(Ngawal,3657)。

该支线靠近西藏边境,属于限制区域,需要在指定机构获得特别通行证才能前往。

2、皮桑高路(Upper Pisang High Route)

从皮桑(Pisang)开始,主线分为高路和低路(Lower Route)两种选择,前者在马斯扬迪河谷北岸,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途中会经过加鲁(Ghyaru,3670)和纳瓦尔两个古老的藏式村落;后者在南岸的河谷底部位置,海拔在3300米以下,沿途均为吉普车道,会经过洪迪机场(Humde Airport,3280)。两条路会在蒙吉(Munji,3240)重新合流。

3、布拉喀冰湖(Braka Ice Lake,4600)

从布拉喀(Braka,3439)村北侧的悬空寺附近可以找到前往海拔4600米的冰湖所在地,这条支线海拔非常高,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往返,冰湖的观景效果与康拉垭口(Kang La,5306)类似,均可以展望安纳布尔纳主山脊的景象。布拉喀距离马南(Manang,3540)有30分钟的平路,在马南也有去冰湖的路但是非常难走。

4、提里措湖(Tilitso Lake,4920)

ACT中最著名的支线,若是准备去完提里措湖再继续翻越托隆拉,就要额外准备3天时间,沿途会有康萨(Khangsar,3900)、圣地(Shree Kharka)、提里措大本营(Tilitso Base Camp,4150)几个住宿点。

当走完提里措湖后,可以从康萨直接走岔路前往牦牛场(Yak Kharka,4000)而不必再回到马南,也可以继续前进,通过美索坎托拉垭口(Mesokanto La,5121)直接前往佐姆索姆。美索坎托拉并非一个垭口,而是一个垭口群,西坡极为陡峭、穿越难度非常大,需要携带一个晚上的露营装备,而冬季几乎无法穿越。

这条支线比较大的问题在于,在一个降雪周期之后几乎就会变得无法行走,而当提里措大本营的客栈关闭的情况下,也无法前往。若准备在冬季前往,务必在马南的客栈确认提里措大本营的客栈是否有人正常经营,当恶劣天气来临时,大本营客栈的老板很大概率也会撤回马南。

5、木斯塘和上木斯塘

广义的木斯塘(Mustang)指代的是尼泊尔75个县中的一个,首府位于佐姆索姆(Jomsom,2720),南至卡洛帕尼(Kalopani),北至西藏仲巴边境的克拉拉山口(Kora La,4660),而上木斯塘(Upper Mustang)指的是卡格贝尼(Kagbeni,2800)以北、以珞.曼塘(Lo Manthang,3810)为中心的藏族聚居区。

由于大多数西方人无法简单获得去西藏的机会,那么上木斯塘(Upper Mustang)这个藏族文化保留得相对比较纯粹的区域,就变成了他们的备选方案,而尼方也坐地起价,开出了500美元门票的天价。其实对于去西藏没有什么限制的中国旅行者而言,上木斯塘的神秘性很大程度是被夸大的。

其实在穆克提那周边,藏区的味道已经相当浓烈,扎西德勒已经和Namaste一样通用无阻。如果时间允许,强烈推荐从穆克提那徒步前往佐姆索姆,这是ACT中几乎是唯一一段兼具藏区人文和地理特点的路段。

6、道拉吉里东冰川(Dhaulagiri East Glacier)

在拉琼(Larjung,2550)南侧,会遭遇一个极其宽阔的冰川冲积河滩,道路不得不由此绕一到比较远的、河道较窄的地方才能架设桥梁,继续往南到南岸,会看到一条狭窄且铺满碎石的山谷,正对着道拉吉里东冰川的冰舌,由此而上,可以走到大约海拔4000米左右的冰川末梢。

这条支线的难题在于,需要额外花费1天的时间前往,道路也基本不是很清晰,若要前往,建议住在距离山谷20分钟左右的铁桥附近,那里至少有2家条件比较简单的客栈,再设法雇佣一个熟悉道路的向导。

从佐姆索姆到拉琼,可以选择公交车,徒步的话则需要5个小时左右,从拉琼走到铁桥则还需要45分钟左右。

7、提提湖(Titi Tal)

这是一个类似小环线的支线,在前述拉琼南侧的河滩往南,可以遇到不少桥梁通往卡利甘达基河东岸,从科凯赞提(Kokhethanti,2545)过河往高处走,即可走到尼日吉里南峰下的小型冰川湖提提湖(Titi Tal,2900),然后再经昆左(Kunjo)、乔雅(Chhoya)两个村落,回到西岸的卡洛帕尼(Kalopani,2530)。

这条支线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开车水马龙的吉普车道。

8、安纳布尔纳北大本营(Annapurna Base Camp North,4190)

我们通常所说的ABC,指的是安纳布尔纳南大本营,由于安纳布尔纳南壁攀登难度极高,所以这个北大本营或许利用率更高,前往北大本营的线路在前述的提提湖环线的乔雅(Chhoya)附近,一路沿山脊登高至北安纳布尔纳冰川(North Annapurna Glacier)末梢的大本营。

沿途需要翻越海拔4310米的托洛布津垭口(Tholobugin Pass,4310),没有住宿点只能露营或者寻找牧场的牛棚。托洛布津垭口本身则是一个能观看安纳布尔纳一号峰西壁的极佳位置,它还有另一个特殊的名字叫4月27日垭口(Pass April 27),这个日子是首登安纳布尔纳一号峰的法国登山队在1950年探索登山路线时,首次经过这个垭口的纪念日。